溫老師備課party

08讀書考試要更好,筆記能力不可少

08讀書考試要更好,筆記能力不可少 http://goo.gl/Fi33f4

讀書考試要更好,筆記能力不可少 --課後筆記大攻略 --做筆記就像寫作文

●自然筆記—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(學生訪談影片: http://ppt.cc/KviZ ) 二下生活課程6節課,抽出兩堂給自然領域老師上課,溫老師雖然沒上二己自然課,但,每週三其中一項功課必是「自然筆記」,從二上開始至今,這項作業在大部分孩子身上展現了驚人的成效。溫老師演講時常戲稱,我和孩子們真是賺死了,溫老師不必親自上課也能派功課;學生則是不必等到長大,輕輕鬆鬆就學會一生最重要的讀書、聽講的筆記能力,您說師生是不是「卯」死啦?

●課後筆記老師怎麼教?學生怎麼做?

一、播種期 – 摸索┼等待┼持續不輟

千萬不要急於一時就要看到成果,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筆記,讓孩子摸索是必經的歷程,老師的等待是唯一進步的捷徑,週週按時記錄則是成功的重要關鍵。

二、溫老師的教育哲學 – 不給分

(一)為「不給分」找理由!

很多老師喜歡為作業或練習卷打分數,明明應該是慈眉善目的活菩薩,偏偏遇見分數等第問題,頓時成了手握生殺大權的閻羅王。 為學習打分數這是件奇怪的事,雖名為鼓勵學生通往優秀,在我看來其實是打擊「弱勢」,因為優秀者通常自己工作時,過程已經很享受(簡單講,就是爽啦!),自己已經給自己最棒的禮物與桂冠,哪需老師再錦上添花?更何況,寫得這麼好,隔天老師欣賞的眼神,同學讚嘆的聲音絕對少不了,這樣還不夠?

反觀,可憐的弱勢孩子,在家或安親班寫功課,半天「ㄊㄨˋ攏哞」(寫不出來),被罵或被修理之後,只差沒把頭給砍下重新換一顆,好不容易寫了一些,一早怯怯的將成品奉上,老師嫌惡的眼光,優秀同學相對得意驕傲的氣勢,此刻,還需勞煩老師再補一箭(打分數),讓他死得更淒慘嗎?

(二) 不給分之後的積極與讓步哲學

不給分不代表不負責任,反倒是更積極的思考作業的用意與價值。 溫老師喜歡研究孩子的作業,勝於給分或打等第。研究,一是為了提醒自己的教學,哪裡還需要加強,二是看看孩子作業寫不好的理由與成因,若是偷懶絕不寬怠,如果是聽不懂,再講一次或下次再加油,重點是要孩子學會或進步,不是要他自卑或貼標籤。 教學多年,除了上述態度的轉折,心情上也改變很多,不再窮追猛打,不想把課業的對錯當作唯一,積極進取中保留寬容與慈悲的「讓步」,這是一位資深老師的忠實告白。

三、筆記教學過程

(一) 課後筆記大不同

因為不是我上課,自然老師也不知道孩子回家要做筆記,所以,上課時他不會特別提醒孩子哪裡很重要。如此學習正是我最愛的一種狀態,試想,未來上課聽講、出外聽演講或看表演,有誰會因為你做筆記而調整上課內容呢?所以,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,不似固定的閱讀筆記,這種做筆記方式處處挑戰,卻也讓人無比期待啊!

(二)隨便記,再來看看怎麼進步!

剛開始溫老師不會要求孩子怎麼做筆記,孩子也從狀況外開始了一路的筆記課程。這樣的開始,正好測知其程度與舊經驗,也提供老師找到教學切入點。

因為沒教怎麼做筆記,每週四一早看孩子的自然筆記,成了溫老師最期盼的挑戰與趣事。怎麼知道自然老師教什麼?其實,孩子不知道,只要全班看完,大概就能把課程重組起來,接著就可以好好唬唬學生。 為了顯示溫老師雖然沒有跟著上課,卻完全能夠掌握內容,於是,偶而故弄玄虛搞神秘的閉起眼睛,嘴巴喃喃自語並提高音量,兩手在空中比劃,最後用小精靈的口吻說:「昨天你們的自然課上了……」,過程中,還要指著某幾個孩子問:「你缺了…」,「你的這裡不完整,需要…」。整場演完,眼神充滿自信的問:「為什麼溫老師都知道你們自然課上什麼?而且還清楚誰沒有寫到哪些重點?不好意思,那是小精靈在自然教室看你們上課,所以不是溫老師說話,是神奇的小精靈幫我說的!」 孩子相信嗎?哈哈!信不信哪種要?重點是我把該加強的學生都點到了,不帶殺氣,不傷和氣,而且還過足了戲癮,全班同時看了一齣好戲。(哈哈,電影明星很可憐,只能等著別人搭戲台,溫老師自己搭戲台,天天都是大明星!)

(三)切勿貪心與求快 – 一次一重點

前面已經說過,努力過後,等待是老師的天職,不要以為教了孩子一定會,也不要抱持一次想達陣的心態,尤其做筆記,每次的素材都不同,變動性很高,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累積,等到實作案例夠多,孩子自然能體悟與掌握。 溫老師的原則是「一次一重點」,這次教抓重點能力,下次再提「數字標示」的重要,接著表格整理的方式伺機而出,慢慢提醒圖像的輔助如何精準明確…。雖然做筆記的重點好似永遠教不完,然而,讓人欣慰的是,每次教完後,往往都能從孩子的筆記中得到回饋,因為不貪心不求快,學習的感覺好極了!

(四)寫完後定期指導,在教室重新補充、修改原筆記

溫老師大概一個月會抽個1-2堂生活課時間,特地指導「如何做課後自然筆記」,版面上的照片是今天兩堂課的教學案例。

  1. 收回前一天的自然筆記—泡泡畫
  2. 筆記系列,今日重點:「做筆記」就像「寫作文」? ◎請做筆記做得很棒的孩子,上台分享做筆記的步驟與方式 ◎溫老師補充、歸鈉、整理成表格(參考黑板照片) (1)確定重點—泡泡畫 (2)重點的分析與排列 (3)參考內容

  3. 教學後的省思與討論 (全班討論┼訪談影片 http://ppt.cc/KviZ)←影片很值得參考喔! ◎ 這樣的做筆記歷程,跟寫作文哪裡一樣?為什麼? ◎ 我們剛做完的小書「紫斑蝶回故鄉」跟做筆記哪裡很像? ◎ 這樣的做筆記教學,你學到了什麼? ◎ 以後要寫或說一件事情之前,你知道要準備的順序與內容是什麼了嗎?

四、教學省思與期許

(一) 做筆記就像寫作文

鮮少有人發現其實「做筆記就像寫作文」,一樣要有主題(標題),一定得想出綱要並且排序(布局),接著是為每個綱要找細節使其充實豐富(內容)。前述三項是寫作的重要概念,當然也是做課後筆記的重點。

這次讓學生從寫故事「紫斑蝶回故鄉」連結比較「泡泡畫」筆記,相信孩子會慢慢通透,原來世間道理常常都是相通的啊! 在此也得到一個結論,原來會做筆記對於寫作有如此強大的影響與關聯,老師們怎能不教孩子做筆記呢?

(二)善加利用自然與社會課程,創造最高價值

低年級生活課,或者中高年級的自然、社會課程一共6節課,節數很多,份量很夠,可惜的是,老師沒抓到重點來教學,只膚淺的照著課本的材料教一遍(教教材),因此老是喊著教不完。如果照著傳統填鴨方式,光是念都念不完,時間當然不足夠。然而,若能改弦易轍,教孩子閱讀策略,尤其自學和筆記能力,絕對讓學生不僅愛上學習,考試能力還會大躍進, 看看溫老師的案例,你一定贊同生活(自然、社會)課,絕對是培養「筆記能力」的大溫床,那麼,親愛的級任、科任老師,您還在等什麼?誰說不是導師就不能幫助孩子建置筆記、寫作能力? 來吧!請跟著溫老師再大聲呼喊一千次:讀書考試要更好,筆記能力不可少!!